《選戰》vs《紙牌屋》:親小人而遠君子

houseofcards

早前在港視熱播的政治劇《選戰》當然不比美劇《紙牌屋》(House of Cards)來得好看,兩者的差距是全面性的。然而,其中有一派批評者認為,由於人物設定及部分情節與《紙牌屋》類似,它其實祗是在抄襲《紙牌屋》而已。讓人想為《選戰》叫屈。

在許多奉行民主政治的國家裏,政治家、資本家和媒體三者的牽絆是普遍的現象。以美國為例,不少民眾就批評該國政治經常被資本家綁架。參選需要大筆競選經費,政客祗能從資本家身上要到大筆資金;作為代價,政客當選後需要根據資本家的意願,在議會裏支持或反對某一條法案。媒體則從旁揭露,或也因收受利益而放棄報導此類事件。而以現實為基礎題材的電視劇,自然也難脫這種三角關係,人物的設置也必須以此為主要框架。用一個學術些的話來形容,就是這些都屬於「類型元素」,相近是正常的。

雖然同是現代政治題材,兩部劇的真正差別在於:東西方不同的電視劇傳統。

20141119040514398

《選戰》描述政治新丁葉晴為了調查丈夫被害真相,毅然參加特首選舉。在選舉過程中,她展示了自己極端理想主義者的一面,不與任何人做政治交易,祗希望透過務實的方式爭取選民支持。另一邊廂,她最大的競選對手,執政黨主席宋漫山則是個壞到骨子裏的政客,在政壇打滾多年,為達目的不擇手段,甚至不惜殺人。《選戰》每一集的戲劇衝突,基本不脫「宋漫山出陰招—>葉晴化險為夷」的模式。

從這裏就可以看出,《選戰》名為反映香港的時政關係,實際上,仍不脫「天道輪迴、報應不爽」的傳統華人思維模式:最後好人一定會戰勝壞人。後來宋漫山無緣無故患上癌症,更驗證了這種說法。本質上與師奶爭產劇無異。於是乎,不僅兩位主角淪為臉譜化,更導致整部劇沒辦法回答當代政治劇最根本的命題:民主是什麼?

民主是什麼?——《紙牌屋》對此的解釋,民主就是一套供人遊戲的政治制度而已。Frank從黨鞭慢慢爬上副總統、總統之位,周旋在政黨、資本家、媒體之間,每一場政治博弈,都是鐵錚錚的政治手腕,手段可能很骯髒,但那種將政治環境赤裸裸袒露予觀眾的拍攝手法,意外給人以親近的感覺。唯有先知曉政治家葫蘆裏的藥,反思和改變才有可能。

如果要為葉晴和Frank做一個最簡單直接的比較,我想就是君子(葉晴)與小人(Frank)之爭。有趣的地方是,這個小人比君子更討觀眾喜愛。君子高遠而小人親切,這種和古人相對的典範轉移,我想,就因為小人更能給我們一個這時代所難以感受到的誠實吧!

【劇外話】

香港電視以《選戰》打響頭炮以後,收視每況愈下,開播前的全港矚目盛況已不復再。這家年輕的網絡電視台,有資金有誠意,但很多時候交不出好的作品。關注是現實的,特別是網絡觀眾,一看到不合口味的就會跑掉。不過,港視有一些作品還是不錯的,如《來生不做香港人》、《導火新聞線》,誠意推薦。

原刊:《學海》第723期,2015年4月2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