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:台灣不是那麼美好,媽媽

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的“雜質”用得很好,與眾不同、卻偏偏與世界共生的存在。整部書穿透出一股反烏托邦的黑暗特質,甚至有一點死亡氣息,讓人擔心這部有濃厚自傳色彩的書最後會不會自殺死掉了。從“我知道母親和我說,發亮去吧,帶著你的雜質發亮”,主角到台灣留學、念書、嫁了給台籍配偶,一海之隔,她的雜質卻成為島國的異質存在,融不進社區,是發亮還是烏暗,老實說也不會有人在意。以異鄉人的控訴而言,她的文字簡潔有力,一刀封喉:

“10年來,作為一位被視為弱勢的外籍女人,我成了一隻動物。我的作用是生育、煮飯。當我反抗這一切,我的婚姻就毀了。我知道,我只能隱匿地說這些話,沒有報紙願意刊登這樣的文章。我習慣了不被聽見,在這裡的10年。我和你們說著一樣的中文,卻像隔了比任何一種外文更高的山。我相信、也知道,不管在哪個國家,‘歧視’這件事總是或多或少地存在,從來沒有真正根除過,我以為要避免這件事,是把自己變成像你們一樣。可最終,我還是一敗塗地。”

就我認識的人來說,喜歡台灣的多數是來旅遊的;正好相反,來留學的多數對這塊地方沒甚麼好感。後者的觀感曾教我困惑,台灣再差,也差不過馬來西亞吧?來台半年多,在這塊土地實際生活,才約略捕捉到一部份問題的根源,作者馬尼尼維描述的不過是其中一種:異鄉人身份鮮明,以及台灣人對東南亞人的普遍歧視。

當然,這只是基本問題,主角呈現的痛苦與掙扎複雜得多。她的痛苦不是被排擠的異鄉人,是被排擠之余,又被逼著融入。一種往前被灼傷、後面還有人拿刀子逼你往前的概念。那個持刀人不是別人,是她老公。

主角從在馬來西亞開始就已經顯示了恆長的疏離狀態。她自離家就鮮少和家人聯絡、及“大學畢業後,我為了居留跑去結婚”,書中沒有更進一步的細節,但已足夠讓讀者知道,主角原本對故鄉是疏離與抗拒的。儘管來到台北後,她不喜歡這個城市、不喜歡同學,但那好像問題也不大,保持疏離就好了。但婚後卻是另一片景象,老公希望她多陪母親、照顧廢物弟弟,尤其老公母親死後,要求還更多了,像希望她生個孩子當寂寞的填充物甚麼的。此時想逃也逃不了了。婚姻壓迫是那麼的具象,那麼的強烈。

 然後她想起了故鄉的媽媽,“媽媽/我寫下這麼強硬的對白/不要覺得我損傷了/我將要進入更廣大的所在/我要敲打這個世界/幫我把洗好的衣服折疊好/我要出發了”,似乎唯有這若即若離的距離,她才得以安心相處。但她原本不是有意逃家的嗎?來到老公黑暗髒亂的家,才想起“我媽媽每天掃地,還用濕抹布擦地板,家裡有一股乾淨明亮。”也許母親後現的光明形象,只是絕望中的精神稻草,救命用的。

因此,主角的傷痛不是鄉愁的。她的傷痛直接來自生活的壓迫與幻滅。

身為一位年資歷淺的異鄉人,我鄉似乎從中捕捉到一部份可能的未來。婚姻只是其中一個較具象徵意義的例子。書的最後,主角留下這麼一段對話,尤其教人心酸:

“常有人問我,你當初怎麼要來台灣?我說,因為我看了很多台灣書,我想這是一個很有文化的地方。我媽媽問我,你為甚麼要回來,每個人都說,台灣很好,你為甚麼要回來?台灣不是那麼美好,媽媽。”

 

書名:《帶著你的雜質發亮》

作者:馬尼尼維

出版:小寫創意

出版日期:2013年2月

 

星洲日報/副刊特約‧文:左行風(研究生)‧2016.05.03

http://life.sinchew.com.my/node/20412?tid=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