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本我是沒想讀這本書的——“你”又不是我,你的文學路與我何干?一個偶然讀將下去,倒意外讀出點東西來。
《我的文學路》原是〈南洋文藝〉公開欄目的內容,後經主編張永修再酌添一些。共有63位作家自述創作歷程,從最老的姚拓(1922年生)到最年輕的翁弦尉(1973年生),於今看來,俱老矣。直覺上歲月是一條不回頭的路,它會帶走一切東西;但它帶不走的也許更多。我們先看以下兩段文字:
1)整體而言馬華文學的水準給我一種遜色的感覺??那些文章讀一遍已經讓人感到枯燥乏味,很難再激起我精讀細品的念頭。(張光達,70)
2)有時我覺得馬華文學已陷入一種形象缺席的僵局,它沒有帶領任何潮流,它沒有甚麼代表作,更沒有任何代表性的創作者。(夏紹華,75)
相信任何與我同輩的人都會覺得,天啊,(1)怎麼好像是現在發生的事情?馬華文學水平相對低落早非一天半日的事。也許你不知道,曾經有一段時間,馬華文學之中有一些人憑藉文學獎的光環打出名堂。他們技巧成熟,不僅稱霸半島,也能在同一個公平競技場上擊敗其他國家的選手,名揚海外。是啊,文學也有文學界的文學好聲音。
如同所有的好聲音節目一樣,文學好聲音培養出一批技巧成熟、精於設計的創作者。創作者非必要相信他所寫的東西,只要能讓評審相信他寫的東西,就夠了。結果就如梁靖芬說的——“今天的他/我們/依舊只有名字/沒有作品。”究其所以然,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在不斷炒冷飯、遵循文學獎的結構要求,無論是誰的得獎作品,面目上總有幾分相似。當所有人的作品都漸趨一體化的時候,你會不覺得文學已死嗎?
幾個月前有縱橫各大文學獎的名作家宣稱退出文學獎舞台,說是要把機會讓給新生代,進而在臉書引爆一場沒甚麼意義的“世代之爭”。年輕的想著一舉成名天下知;年長即使意識到文學獎不保證產出經典作品,但由於年輕的太過“不識好人心”,激憤下也一起墜入文學獎就是文學的唯一出口的謬誤裡。
這一場無聊的幹架可能源自某種集體焦慮,在我看來,這種焦慮感直指(2)的“形象缺席”。文學必然以文為本。寫/找不出足夠好的文本,任何相關的爭議都是毫無意義的嘴炮,更無關乎立意之良善或否。(1)作為整體印象(還是事實?)還在那裡、冷眼對望。
書名:《我的文學路》
主編:張永修、林春美
出版:嘉陽
出版日期:2005年1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