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智慧型手機的來臨,我們經常聽見各種批評手機用戶的聲音,例如約會顧著滑手機、手機先開餐等。這些批評也許真的有幾分道理,但我們好像也不知不覺將手機看成了反人類、反社交的存在,一種手機和平板被妖魔化的概念。打個比方,有兩個路人走在路上,一個看書另一個看手機,我們很直覺就認為後者比前者更不該。但你怎麼知道後者不是在看某部經典小說、或其他有意義的事情?同理,你怎麼知道前者就比後者更有素養呢?你不知道,因為你的直覺判斷建立在前述的偏見上。
當我們以這種眼光來審視隨平板而生的網絡新世代,前提既偏,對他們的理解就不會對,最終只流於玩遊戲、刷臉書的刻板印象。而我認為《那些年,我們的童年遊戲》犯了這項謬誤。
誠然,本書很好地整理了那一個斷代的民間遊戲。作者也希望透過本書“讓所有成長於60、70或80年代的讀者產生共鳴,重溫美好的童年回憶”以及“讓現在的新生代孩童瞭解到,即使沒有互聯網與一切科技產品,孩子仍然可以擁有快樂的時光,透過簡單的遊戲學習與成長。”因此,作者虛構一段帶領侄女穿越過去的故事,用故事帶出遊戲,間夾作者的童年回憶。從其目的而言,這個嘗試不可謂沒有可取之處,如果作者與侄女有平等對話權的話。
檢視目的之後者,我們完全也可以說:讓現在的新生代孩童瞭解到,即使沒有“物資貧乏的甘榜年代”,孩子仍然可以擁有快樂的時光,透過“電子產品”學習與成長。作者目的之成立,也許依賴於某些經驗認同或環保預設,而這顯然需要進一步的說明。可惜作者僅一味停留於“簡單、單純”作為總結那一年代的修辭,仿彿簡單本身就蘊含更美好的價值,但那又怎麼會有說服力呢?
當我一整本書讀將下來,那些遊戲本身的確勾引起我許多童年回憶,但那些“故事”著實讓我不安。上一代口口聲聲對下一代說這是為你好,卻連甚麼才是下一代的好都搞不清楚,這些例子在生活中不勝枚舉。因此,在書本的尾聲讀到“在童年故事暫時告一段落的當兒,我衷心希望所有孩子都可以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童年”一句,感覺是那麼的空洞,歸根究底,書中要表達的更像是希望孩子都可以有“我的童年”。我們真的想過甚麼才是真正屬於“別人”的童年嗎?沒有。因為你只想到你自己。
《那些年,我們的童年遊戲》
作者:林於軒
出版社:大將
出版日期:2014年7月
星洲日報/副刊‧本刊特約:左行風‧2016.03.05
http://life.sinchew.com.my/node/19736?tid=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