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檳城的娛樂風華》:逝去的風華老去的城

題外話:略過於煽情的浮白文筆,寫那段近乎被遺忘的往事,心急告人而最終用力過猛。單就文筆而言,稱不了上佳,至少應景。

DSC_1301

如果杜忠全不以「老檳城」重複提示這是一地方性的前代記憶,看著那些早已意義斑駁的名字,實在難以將之和檳城聯繫起來。共3緝16篇的文章,幾乎無一不從自己或受訪老人的回憶語調,進而哀嘆所憶人事早煙消於煙塵多時,在在說明了,也是檳城人的杜忠全企圖以記憶拾遺的方式,給自己生長的土地留下點紀錄。

書中描述的是上世紀老檳城們能享受到的娛樂,在那個物資缺乏、生活普遍困苦的年月,一名民間歌者、一家電台節目乃至一座遊樂場,就足以牽連起地方上人們的娛樂神經,成為一代人的(模糊)記憶。時代發展至今,馬來西亞社會雖仍算不上富足,但與當年相比,物資條件還算充裕得多,尤其現今檳城發展迅速,娛樂選項更多。同時,時代的巨輪也給我們送走了許多舊時的人、事與物,說“老了”是出於情感上的不捨,實則有些早已名存實亡。

「老街的風塵太久遠了,生活的回憶似乎碰觸不到了,祗適合傳奇小說;至於半個世紀以前的老滋味,在老商舖被市政局拆除了後,也有一些遷到臨近的地點繼續營業,甚或還一直堅持到今天的——究竟哪些才是生活公市當年的老滋味在時間裡的延續,如今也只有老檳城才指認得出,或者,姑且就留一份懸念,讓有心的『知食分子』來做田野,就這樣了。這些與那些之外,曾經流竄在生活公市里的歲月歌聲,無論如何是再也無處找尋的了。」〈生活公市的逝水年華〉

從整部書的出版編輯來看,由於是以原於報刊獨立發表的文章輯錄而成,按順序主題分成〈月琴藝人陳同同〉、〈市井休閒與娛樂生活〉及〈老檳城遊樂場紀事〉三緝,奈何無法揉成一整體,哪怕是在一輯之內。如專寫檳城民間彈唱藝人陳同同的緝一里的6篇文,作者多方考察,又旁涉同為民間藝人卻有作品流傳後世的中國華彥鈞與台灣陳達,凸顯了歌者陳同同無曲傳世的落寞身影,堪稱全書亮點。奈何限於原初時的獨立發表形式,各文難免會對陳同同其人做或長或短的介紹,一旦收歸在一起,又不做適當整合,重複性的人物及背景介紹則顯得拖滯臃腫,不利閱讀。

感懷追憶式的寫法或許能給我們留下時代的體溫,也是作者心中所求,但碎片式的書寫畢竟還不足以梳理出某一時代的風貌。它只能寄居風中,偶為人們憶起權充談資,复又遺落暗角,乏人問津。這若干記憶碎片都還只是杜忠全播的火種而已,需要有人舉起火炬將之點燃,我們或許才能籍這點光多窺視(或瞻仰)一點舊時代的風華遺容。

‧書名:《老檳城的娛樂風華》
‧作者:杜忠全
‧出版:大將出版社
‧出版日期:2013年8月

星洲日報/文化空間‧文:左行風‧2014.01.06

 

http://life.sinchew.com.my/node/9780?tid=6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