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馬來西亞當代漫畫人淺訪深談》:他們的故事你的夢

IMG_2088

包租公說:「如果他能好好讀書的話,我看他將來不是做醫生就是做律師。」

這個周星馳電影段落帶給我很大的共鳴。從上一輩到我這一代人為止,我們對職業與人生的想像往往過於狹窄,有志不能求,有趣不能學。每年的志願表習慣性填上醫生律師,長大了才知道原來醫生也祗是工時與收入不相稱的廉價勞工。比我更晚出生的一代雖然對此擁有更為開闊的視野及職業選項,但其想像之本質也不脫功利主義導向的「找吃」思量。現實的實然及理想的應然是天秤的兩端,如何給兩者取得恰當平衡是一個創作者一生的命題。

《就這樣繼續吧!馬來西亞當代漫畫人淺訪深談》記錄的就是一則則類似的故事。關於22位本地漫畫人的訪談,給你說說他們的經歷和生活如何,從中了解漫畫行業從入行到今天的依靠漫畫養妻活兒,有者已經是漫畫界的龍頭老大、某某出版社的高層,有者依然是無拘無束的自由業者,這麼多年過去,「兼顧市場」、「畢竟還是要吃飯」無一例外成為每位漫畫家必然觸及的話題。

入行可能源自夢想,要想依賴這某一創作行業生存,則必然涉及前述天秤的平衡:你得創作出具有市場價值的作品。這個道理很好理解,萬一市場價值和你自己的創作理念相悖呢?

「我想畫漫畫」和「我想畫理想的漫畫」是兩個不同層次,前者為做而做,後者著眼行動的理念。一個充滿理想的創作者,心中必然有理想的創作典型。一旦心中的典型和市場價值相悖,尖銳的矛盾宣告來臨。創作者必須努力說服自己放棄「無謂的堅持」,自我調整適應市場,才能留在他最心愛的行業。從此一畫經年,是生存下來了,但日月交疊的市場化創作,對理想原初的創作典型又會否有所磨損呢?會不會在你不經意之際,就已經變成一個純粹的「繪畫機器」?

這是有志踏入漫畫行業的新人必然面臨的掙扎,也是定位為「給打算成為漫畫家的你」的書,最應該回答的問題。可惜的是,它在多數時候都迴避了最核心的討論,祗流於漫畫人背景及生活表面的探索。

一個孤獨的創作者的最大悲哀在於,充滿不確定性的「努力」就是他所有籌碼。在人生的賭臺上,他祗能選擇不去或梭哈,這一賭,賭上的就是青春、健康甚至感情。

努力當然不保證成功,因為連「不努力就一定不會成功」都是可疑的。

 

書名:《就這樣繼續吧!馬來西亞當代漫畫人淺訪深談》

出版:Gempak Starz

出版日期:201412

星洲日報/文化空間‧文:左行風‧2015.04.26